时下网络社交工具风行,全民社交的时代已经来临。QQ、微信、微博、陌陌等网络社交工具已经成为手机上“装机必备”的热门软件。无论是联系旧友,还是结交新人,这些流行的社交工具无疑使人们社交更加便利。
但是,矛盾是普遍存在的,骗子也从中看到了“商机”,诈骗手段也随之更新,虽说是换汤不换药的旧式诈骗手法,但换了“新包装”,还是会有不少人轻易上当。下面,时代互联总结三种常见的社交工具诈骗手法,教你见招拆招。
招数一 盗取社交工具账号密码诈骗
QQ、微信、微博、陌陌等主流社交工具,是最受骗子“青睐”的诈骗工具。常见的手法是,骗子盗取用户的账户密码,对其朋友、亲人进行诈骗,谎称“自己”最近资金紧缺,需要一定数额的金钱急用,并向受害人提供银行卡账号。
拆招
在社交工具上收到要求汇款等与金钱、交易相关信息,务必通过电话、信息等核实身份,待确认是本人操作后才进行交易。
招数二 情色诈骗
如今“摇一摇”“漂流瓶”“附近的人”等社交功能非常受年轻人欢迎。骗子抓住年轻人警惕性较弱的心理,通过搭讪、结识陌生人,获取信任和好感后,进一步发展恋爱关系,从而进行诈骗、勒索。
拆招
网络交友不一定都是虚假的,但是也不能轻易相信陌生人。务必要保持警惕,未完全了解对方真实身份前,切勿轻易与网友见面,更不要在聊天中透露个人信息,尤其是女性,私人的照片不要轻易发给网友。
招数三 发布虚假中奖信息诈骗
有些假“微信”冒充官方账户,向被害人发送虚假中奖消息和“钓鱼”网站,继而以需缴纳各种领奖费用为由骗取被害人钱财。有的甚至进行欺诈和窃取用户隐私,套取用户的各类支付密码及聊天账号。这类诈骗手段在微信、QQ、MSN等聊天软件上频繁出现。
拆招
应对这类“中奖”信息,鉴别信息的真假是关键。而对于先行付费、汇款要求等的“兑奖步骤”,最好先拨打网站官方电话询问清楚,切勿轻易透露自己的证件号码、银行帐户及密码等私人信息,以免中了骗子的圈套。
网络社交工具的兴起,能给人们带来更多的便捷和娱乐的同时,也可以让不法分子更轻松地利用这些工具“获益”。凡事应该多留个心眼、提高警惕、谨慎而行,那么,贼人则无机可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