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消息,近日,2013年中国互联网大会反垃圾信息年会在京召开,会议的主题是“个人信息保护,企业肩负的责任与义务”。除百度、中搜、新浪等互联网公企业外,中国移动、中国电信等运营商都加入了反垃圾信息的讨论中,群发短信、灰色电子邮件、移动互联网APP成为垃圾短信泛滥的三大源泉。
反垃圾信息服务要从用户感受的角度出发,在反垃圾信息的过程中,既要考虑其为用户带来的困扰,同时也要保证有效信息不会被误判。
群发短信清理需多方合作
对群发短信,12312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副主任郝智超表示,12312上半年短信接收到的数量是34万条不良或垃圾类短信。其中,垃圾类短信实际上就是骚扰,而不良类短信则有可能造成财产损失和信息泄露等涉及到有严重后果的事件。从发送方式来讲今年上半年占举报总量66.7%都是点对点,点对点仍然是垃圾短信的大块,通过端口只占三分之一,端口和点对点的垃圾是一比二。
对此,中国电信公众客户事业部产品部副经理杨衡称,电信运营商能够比较好地处理端口类的垃圾短信。一旦发现商家有不好行为的话,运营商可以关闭它的短信,取消它的业务。但是大量群发短信业务源于百度搜索,以及淘宝上的群发性广告。杨衡认为,互联网公司能够对这样一些广告清理,斩断垃圾短信发送的链条,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到自己的责任,为打击垃圾短信做出相应的贡献。
灰色邮件被过度容忍
对电子邮件骚扰,Splio 中国区技术总监李康如是说:由于用户收到的商业邮件在增加,同时大家对商业邮件的态度较为宽容,所以用户邮箱被越来越多的灰色邮件所占领。灰色邮件与垃圾邮件有区别,垃圾邮件是不请自来,并且不能退订。而灰色邮件则是用户半自动选择的订阅邮件,比如在注册网站时那个勾必选,所以勾上了,但是它发送的邮件用户不喜欢。有75%的对垃圾邮件举报,其实都是这种规则邮件。
实际上,邮件营销方式依然是所有的营销方式中最被用户所接受的。据统计,只有不到20%的人对这种营销方式表示非常反感,对比短信大约是50%和电话营销75%,说明一般用户对邮件营销方式比较接受的。另外,对用户来说,灰色邮件用户可以通过退订选择不再接收;而对邮件营销团队而言,应从对用户技术管理、反垃圾信息的应用、关注结果和用户行为管理等方面着手,通过合理合法手段获得用户信息,对信息进行有效分析,开展个性化、有针对性的营销。
移动APP转型或限制推送
移动互联网APP消息推送泛滥在反垃圾信息年会上引起了广泛关注。据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统计,上半年收到的来自移动互联网APP的不良信息最多,达到 362万条。诚然,推送信息能够提高用户对APP的使用频率,那么,如果这些信息是与用户需要高度吻合、抑或关注于满足用户需求的有利推送,我们也无可厚非。而事实上,越来越多的APP更倾向于从自身利益出发,而完全忽视用户的实际需求。
知名社交网站Facebook上的用户亦曾饱受推送信息困扰,为此他们设立了垃圾信息屏蔽机制:通过降低相关度低的推送消息的覆盖率,Facebook为消息推送页面腾出了更多的空间,从而显示具有吸引力的内容,如结婚图片、新工作的公告、有趣视频以及其他迫切的问题,对垃圾信息推送实行了有效控制。
用户需求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变得更加随性化、多元化。而各移动新闻客户端各具特色,于是很多用户会选择安装多个新闻客户端来满足不同时段的不同阅读需求。但是只要发生了重大事件,各个新闻客户端就会发生严重的“撞车事故”:推送信息相同,且重复推送情况频繁发生。另外,由于国际重要新闻多数在国内深夜事件发生,结果这些消息经常是在大半夜推送的,严重影响了用户的休息。
那么,利用一款移动应用产品代替多款App,排除相同信息的重复推送显则可以有效解除用户的这一烦恼。以移动新闻客户端为例,中搜搜悦2.2添加的个性化订阅与筛选功能,保证用户收到的推送提醒信息都是用户想要的,排除了无关信息或用户不感兴趣的资讯产生的干扰。而搜悦2.2可订阅新闻源个数为500个,为用户的新闻源筛选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
对此,中搜移动产品负责人表示,作为互联网企业和应用平台,应该思考App推送的转型问题,以用户需求为出发点,限制或适度减少推送,避免引起用户的反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