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未来五年的信息技术产业将迎来顶层设计。《经济参考报》记者日前获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规划(2016-2020)》近期有望正式发布。根据这项文件,我国的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将在未来五年争取实现跨越式发展。据了解,5G网络一旦应用,目前仍停留在构想阶段的车联网、物联网、智慧城市、无人机网络等概念将变为现实。此外,5G还将进一步应用到工业、医疗、安全等领域,能够极大地促进这些领域的生产效率,并创造出新的生产方式。
实际上,根据工信部此前作出的总体部署,中国的5G基础研发试验将在2016年到2018年进行,分为5G关键技术试验、5G技术方案验证和5G系统验证三个阶段进行。之后将进入5G网络建设阶段,并有望最早在2020年正式商用。记者了解到,中国移动(微博)、中国电信(微博)、中国联通(微博)三大电信运营商正在根据各自工作部署,有序推进5G网络前期的研发和实验工作,并均已制定2020年启动5G网络商用的计划。此外,华为、中兴、诺基亚、爱立信等电信设备制造商也向记者透露正在加快5G关键技术的研发,并已经与三大运营商在不同领域展开了5G联合研发和测试。记者从三大运营商处获悉,三大运营商将最快于明年展开试验网络的建设和相关测试。业内普遍预计,到2020年,中国将与美国、日本等众多国家同步启动商用5G网络。
业内普遍认为,5G网络一旦正式商用,将有望撬动规模达万亿元的物联网产业。招商证券等多个市场机构表示,车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智能家居、无人机等典型的物联网细分行业在技术和应用层面已相当成熟,但现有4G网络的通讯能力大大限制了上述产业的发展。随着5G的正式商用,网络问题将迎刃而解,上述产业将迎来快速发展期,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产业也将随之崛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