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行业在过去数年吸引了大量资金,造就了一只只独角兽。但所谓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今天的征服者很可能沦为明日的阶下囚。在这种新型的竞争环境下,有一种企业不容忽视。它们大幅降低生产成本,将所在行业的利润吸干,逼迫传统巨头向自己低头,接受收购、兼并的命运。对于这类难以帮助行业持续发展的企业,我们称之为 “价值吸血鬼(Value Vampire)”。
那么“价值吸血鬼” 是怎么形成的。以亚马逊为例,当它入侵传统零售业时,它创造了三种价值:
1. 成本价值:通过提高价格透明度,用户扩张,奖励机制,逆向拍卖,它极大地降低了自己的成本;
2. 体验价值:通过赋予消费者更多选择、定制化、自动化的服务,甚至是按需经济模式,它给予消费者更好的体验;
3. 平台价值:包括 P2P、市场平台、共享经济等模式。
成本价值和体验价值让 “价值吸血鬼” 很快进入市场并且拔得头筹。平台价值则让这类企业不会永远停留在一个领域,而是像八爪鱼一样扩张到不同行业,迅速吸干其中的价值。
中国最有名的 “价值吸血鬼” 莫过于微信。通过实现自己的平台价值,微信发掘了消费级金融服务市场的价值,而这与它的核心业务——即时通讯相差了十万八千里。为了拓展金融业务,它甚至借助一款聊天工具让消费者可以快速借出和借入贷款。这一功能让用户不再需要去银行或者在电脑前完成这项工作,因此又提高了微信的平台价值、体验价值。除了支付以外,微信还涉及了外卖、电影票等业务,都获得了不错的市场份额。
因此,在互联网时代中保持敏锐的嗅觉和洞察力,能帮助年轻的吸血鬼成长,也能帮助成熟的吸血鬼活下来。当然,走到最后的一定是实力最强的那一个。
所以,一家公司应该如何成为 “价值吸血鬼” 呢?
先找到一个并不非常高效的市场,在其中凭借成本价值和体验价值存活下来,为后续创造平台价值做好准备。一旦拥有了平台价值,你就可以开始入侵相似领域,寻找其中的 “价值漏洞”。
而一旦成功成为 “价值吸血鬼”,创业者下一步要关心的就是如何维持自己的霸主地位。对于那些已经成熟的科技公司来说,如果它们无法像初创企业那样对行业趋势做出精确、敏捷的反应,它们的价值就会很快被吸干。因此,洞察力和反应速度,是这些公司保护自身核心业务,迅速攻占传统行业的杀手锏。在进化论适者生存的数字时代中,争夺市场霸权的漩涡与战争永远不会有终止符。保持警醒,就是保持不败之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