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房地产价格近十几年一路猛进高歌,但是中国的房价数据由于统计口径等各种因素,很难令所有人信服的权威数据,或者所谓“权威”数据与群众常识实在差得有点离谱,难以对实际生活或者经济形势起到指导作用。
房价一般怎么走?看看美国
美国的房价在过去的100多年中的年平均增长率约为3%,此间美国的平均通胀率为2.8%。从整体数据看来,如果房价涨幅远高于通胀率,增长就会停止,或者干脆出现下跌。100年中,只有1943-1947是唯一的明显跑赢通胀又没有跌回去的阶段。但这段时间恰恰跨越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及战后重建,或者应当作为一个特例。值得一提的是,房价增长率不高于通胀率的规律不仅适用于平均,而且适用于美国一线城市。
100年中,美国发生过3次十年累积涨幅超过100%的“牛市”:
第一次是1938-1954之间,妥妥的二战效应。
第二次是1974-1979之间,主要是通胀驱动,扣除通胀后年增长极低或者为负。
第三次是1995-2007之间的大牛市,年平均涨幅为11%,扣除通胀后仍然有8%。
不过这次超越通胀的“大牛”,已经尽人皆知了,后来被证明是泡沫,并引发波及全球的次贷危机。
房价应该怎么走?请自行心算
2014年美国一个房产网站算出最“难以负担”房价的几个城市,可以看到,旧金山的收入中位数是79624美元/年,房产价中位价格是769600美元,圣地亚哥收入61426美元/年,房产价格504200美元,纽约收入65786美元/年,房价396700美元,洛杉矶58869美元/年,房价420300美元,迈阿密收入46964美元/年,房价270000美元。仅供参考,请自行心算。
房地产本正常,但在中国有点怪
中国房地产价格近十年一路猛进高歌,但这十年里,股市几度哀鸿遍野,恐怕说明民众对实体经济的信心还是低迷。诚然,中国作为新兴国家的代表之一,在后金融危机时代表现出了极强的活力,并曾成为世界经济走出衰退泥沼的希望。然而,从深层次来说,中国本身也面临许多问题,面临出口导向型行业的萎缩,面临经济转型期的阵痛。
因此,为了将来的可持续发展,为了稳健崛起,我们已经非常明晰,现在的主要任务不是火箭式上升,而是在一个缓速着陆的过程中,经济增速保持有序平稳,经济改革逐步进行。并且把各项政策和措施都予以了相应调节和修正。正是这种与真实经济面的背离,才有了今天房地产的大量库存和可持续性减弱,并且对整体经济造成了拖累。
到底买还是不买?
回头来看,在房产涨了十倍的十年间,许多人日日都在或欣喜若狂、或惶惧惊恐地问,要不要买房?要不要再买一套房?要不要还买一套房?要不要又买一套房?市场也是社会,投资犹如恋爱。买房本来是长期投资,为生活生计打算,好比你是打算结婚,那就更注重是否能满足你主要的和基本的需要,长远考虑,不用太计较短期得失。投资好比是找小三,心有余力偶尔为之,那就更注重是不是能带来短期的回报,而且一时得失之后你总能全身而退。或爱得痴缠、或恨得切齿,或者一时,不能一世。时时事事追求快感,这人一定活得很短。当人人都在为自己勇做齐人的把控能力、以小搏大的福气、收益不菲的欢愉而偷笑之时,市场的稳定性早已被破坏殆尽,剩下的,只是等待最后溃破的到来。乱象留下的一定是更乱的残局。
当经济收益已经有了非常态的逻辑时,就是我们应当警惕的时候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