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电子产品的迅速发展,微信、陌陌、米聊、手机QQ等社交“神器”日渐普及,越来越多相隔两地、素未谋面的陌生人通过“摇一摇”、“附近的人”等功能而结识。然而,广州法院调研发现,社交软件在带来交友便捷的同时也隐藏社交安全危机。许多案例显示,在节假日期间单身男青年和单身女青年都更容易被犯罪分子盯上。
法学探究报告上:
利用网络引诱消费的行为如何定性
根据近年来的案例,在法院审理时,究竟按照诈骗罪、强迫交易罪还是其他罪名进行量刑,要视具体案件情况区别对待。
对由社交软件引发的违法犯罪问题,社交软件开发商、运营商是否需要承担责任呢?
广东省法学会专家分析认为,社交软件本身不具有“工具之恶”,其功能并非主要用于犯罪活动,所以犯罪的实施与社交软件并无直接关系。
据此法官提醒,对于手机用户来说,首先要增强自我防范和自我保护能力,其次,运营商要加强手机聊天工具的监管和证据保存。建议手机聊天工具服务商实施手机聊天软件限用、禁用制度,将利用手机聊天工具犯罪的用户纳入黑名单,配合公安、法院对其限用一段时间或禁用终身。及时把相关资料作为证据材料妥善保存,并及时移送司法机关处理。同时,还应加大法制宣传和打击力度。
在这里炎黄网络提醒广大亲朋好友客户们,在日常生活中多多留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