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国外媒体报道,市场研究机构ABI Research在其报告中指出,全球移动互联网服务收入2013年增长23.4%,至3000亿美金;其中无线宽带用户猛增28.8%,而智能手机用户比重也增加6.6%,占手机用户总量的27.5%。该报告还预计,尽管移动互联网涨势强劲,但全球无线服务收入的增幅只有3.2%,总量刚刚突破1万亿美元。
2014年,移动互联网有关的收入将领先其他部分:增速预计将达13%-15%。LTE将借助多设备计划和提高数据配额计划提供更多的销售机会,但总的来说,4G还没有逆转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每用户平均收入(ARPU)下降的趋势。
该报告指出,预计对移动互联网服务收入增长贡献最大的地区将是北美,尽管北美市场已经成熟且其用户只占全球移动用户总量的5.5%。较高的智能手机普及率与不断增加移动数据消费已经帮助这一地区扭转了每用户平均收入值不断下降的趋势。北美地区的每用户平均收入值预计将在2014年提高,之后可能再次出现下滑迹象,主要是因为竞争和接入移动宽带的费用降低。
从移动数据流量的增长幅度来看,亚太地区有望引领群雄,预计该地区2014年的流量将达16.8Ebs,约占市场总量的40.2%。在2013年年底推出LTE服务后,中国市场的数据流量预计将在2014年激增。而受运营商利用LTE-A技术提升网络容量推动,诸如韩国和日本等成熟市场也将继续保持强劲增长。
但支付只是打车生态中的一环。除支付外,用户在使用打车应用中,所积累的打车路径轨迹的数据,对互联网巨头也具有战略意义。比如,一个用户经常去某些地方,以该名用户为单位,就可以进行生活服务推荐,互联网巨头可以收集这些数据用于其他的移动布局。
李成东认为,嘀嘀与快的谁能跑得更远,除比拼烧钱外,也折射出背后腾讯与阿里在O2O生态上的比拼。除支付外,打车行为还将依赖于地图服务,以及与目的地有关联的本地生活服务。而阿里已经收购了高德,在地图服务上领先腾讯一环,而双方就移动支付来说不相上下,在本地生活服务上,双方也在赛跑。
程维认为,打车应用是巨头想做,但自身做不出来的,因此只能通过投资行为来布局。打车应用的价值链并不在前端,而在后端,目前大家只是看到了前端的比拼。但前端的比拼是脏活、累活,需要创业团队自身来完成。
程维认为,虽然目前缺少盈利模式,但国内打车应用的明天并不是抢着要去卖给巨头,而是在巨头的资源支持下相对独立地发展,而任何一款互联网应用在用户相对垄断后都不能找到赢利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