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竟然能直接在地址栏输入啊。”“自己的名字竟然也能注册成域名?”……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近日在北京、上海、成都等城市的近10所高校举办国家域名知识普及活动。向大学生和研究生们讲解了域名的基本常识,介绍了国家域名的基本情况,CNNIC希望通过这种近距离的讲解,让大学生群体这个未来互联网的中坚力量能有机会了解国家域名,为他们步入社会或创业打下网络基础。
根据CNNIC发布的第3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5.91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4.1%.但网民普遍对域名等互联网基础内容了解很少,大学生群体也是如此。对于类似“新浪网的域名是什么?”这样的简单问题,举办过活动的中国政法大学、上海复旦大学、四川大学等全国知名高等学府的学生们都很难马上给出答案,有的学生要靠在手机上即时查询才能回答。大多数学生对于国家域名了解较少,对于域名价值、安全保障以及权益保护等作用更是知者寥寥。值得欣慰的是,大多数学生对于本校域名均能倒背如流,说明大家对于学校官方网站的重视程度很高,而知道新浪微博短域名“t.cn”和亚马逊短域名“z.cn”的也不在少数,说明大学生人群对于社会化媒体以及网购都很熟悉。
虽然对国家域名的了解尚待增强,但是所有学生们对于国家域名相关知识的饥渴度却完全体现出学子的激情。热情似火,是每一所大学开放、进取的“标签”,在国家域名知识普及活动所到的任何高等学府中,从外国帅哥爬树帮忙挂展布,到众多青年学子的热情参与,将这一“标签”体现得淋漓尽致。活动展台前人头攒动,来往人群川流不息。
据了解,通过活动可以发现,各学校间对域名的了解程度各不相同,文理科间更是差异明显,这与学生的涉猎领域及兴趣方向等因素不无关系。中国政法大学、上海复旦大学等文科院校的学生对于娱乐、新闻、网购域名的了解较多,但对于域名概念及作用了解较少;与之相对的是,北京交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偏理科院校的学生对于域名概念及作用了解较多,还有一些学生热衷自己创业,自己建站。
大学生是未来互联网的用户主体,CNNIC希望能通过公益宣讲的形式,向大学生群体多多介绍国家域名概念与知识,大学生群体具备了域名的基础知识,对于他们未来走上社会面对互联网应用、企业商标域名权益保护或者自己建站创业都是大有(益的。
在北京、上海、成都的近10所高校活动中,学生们对于域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积极了解相关知识,接受问卷调查,踊跃回答问题,这对个人域名知识普及应用是一个不错的开始。这些具备基础域名知识的学生对于域名潜在的价值会更敏感,对个人域名的应用会更主动参与,是国家域名的潜在注册人群。据悉,CNNIC还将在厦门、广州、珠海等地的众多高校陆续展开此活动,让更多的大学生近距离了解域名知识。 |